第(2/3)页 要不是唐文先知先觉,又果断砸下上千万美金。 这两部,真拿不下来。 尽管花的钱多了点,但物有所值。 与之相比,《断背山》到手就比较顺利了。 它发表在96年,只是短篇。 由于题材敏感,改编权几经转手。 本来应该到李按经常合作的制片人手里的,但唐文出手更早。 李按以后想拍这部电影,只能来找唐文了。 在买买买的过程中。 有工作人员发现了这本《查理和巧克力工厂》 它出版已久,又经过改编,版权信息一时没查到。 这是个充满浓郁奇幻气息的故事,如果要改编,需要大量的特效,毫无疑问是大制作。 成本少说得上亿美金。 盈利方面,却不算太高。 唐文当然要拉一个合作伙伴。 “好!我去查查,只要不是落在大公司手里,应该能拿到。”艾格说完,低头给助理发了个消息,让对方立刻去办。 送走了艾格。 罗伯特去忙Facebook的工作。 Facebook上线在即。 罗伯特正忙着搞关系。 人都走了,唐文回到办公室,逐一翻看林志铃筛选过的剧本。 剧本大赛,开始的时间不长。 但好莱坞汇聚了全世界的编剧,许多底层编剧,要靠打零工维持生活,有能额外拿奖金的比赛,当然踊跃投稿。 卡戏,好剧本不多。 唐文越看越皱眉,一个多小时过去,终于看到了有价值的。 【恐怖题材:在蜡像馆发生的故事】 恐怖蜡像馆? 他放慢鼠标滚动的速度,认真看了故事。 和记忆中的恐怖片对上了。 不过,故事未经打磨。 内容、对话有些啰唆。 唐文回忆了一番,《恐怖蜡像馆》需要制作蜡像,成本并不算太小。 故事精彩程度一般,分级是R级。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,是演员,美国名媛——帕里斯·希尔顿,参与了这部电影的拍摄。 拿了几万美金的片酬,却制造了不少话题。 最终电影票房,超过7000万美金。 操作好了,是有得赚的。 略作思考,唐文打了个B的评分,将邮件转发给版权部门,让他们立刻联系投稿编剧,买断剧本。 提前给剧本作者发放“剧本大赛”二等奖奖金。 这意味着除了剧本买断的钱,编剧能额外拿到3万美元的奖金。 2003年的3万美金,对绝大多数编剧来说,堪称不菲。 足以覆盖他们大半年,甚至一年的生活开支。 有了收获,唐文更加耐心,继续在大量的沙子里淘金…… 得到吩咐的版权部门,立刻联系了“海斯兄弟”,听说有奖金拿,两人很愿意把剧本卖给银河娱乐。 只是提出要求,希望电影在两年内开机拍摄。 他们要做跟组编剧。 这都是合理的要求。 版权部门答应下来,约了他们尽快签合同。 《恐怖蜡像馆》是有故事原型的,不过海斯兄弟俩,搞定了原本的老编剧。 对方只要一个署名权,不要剧本分红。 办公室里,从中午坐到晚上,终于又发现一个不错的恐怖故事。 不过?为什么都是恐怖片呢? 难道是好莱坞这些编剧,都觉得我是靠恐怖片起家的,只擅长恐怖片? 这则恐怖故事没有名字,创作核心是人格分裂。 内容可以概括为: 【心理医生大卫在妻子自杀后携女儿移居郊外,女儿却与虚构朋友“查理”沉迷捉迷藏,随后一系列离奇死亡事件发生,真相疑似是大卫自身分裂的人格】 唐文翻了半天记忆,找到对应电影——《捉迷藏》 主演是鼎鼎大名的奥斯卡影帝,演过年轻版教父的——罗伯特·德尼罗。 也就是说,这部戏很依赖对方的名气和抗票房的能力。 投资不会太少。 【B-】 打过分,邮件转发版权部。 晚饭,唐文就在办公室吃的。 剩的剧本不多了。 他准备今天全看完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