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二把火不好烧-《被玩坏的大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田地税,那是地主的事情,地主负责缴税。
    涉及每个人的是人头税,人头税的收取也是由乡长,里长代收,然后上交县里,再由县里上交国库。
    于是这中间就有了猫腻,比如户籍黄册中记录一个村有二百人,那么里长就要按照二百人上交人头税。
    但是,实际情况是,这个村真实人口是三百人,甚至四百人,五百人。
    那么这多出来的这二三百人是不是就不用交人头税了呢?
    不可能!
    该多少,一分不能少!
    只不过,这个钱,不是用来上交国库,而是被里长,乡长,县里各官吏共同瓜分了。
    还有,像西北地区,因为地处边境,经常要打仗,打仗就要征兵,最严重的时候,西北地区曾经达到三丁征一兵的程度。
    什么叫三丁征一兵,就是三个男人中就要有一个人去当兵。
    这个是强制的。
    不要说什么宋朝是募兵制,关键时候,地都守不住了,谁还给你讲哪个?
    强制当兵也是募兵,给你发兵响就是了。
    正是因为这样,各地才会不遗余力的去隐瞒人口。
    虽然知县,知州都是朝廷下派的官员,但是具体办事的还是那些地方上的官吏不是?
    地方小吏和地方豪族世家联合起来,糊弄那些知县,知州还不简单?
    更何况,还有很多知县,知州直接就同流合污了。
    话题再转回来,就算牟平县有那么三四万人,那也没多少啊!
    都不如后世一个乡镇人口多,搞房地产开发,只能是玩笑。
    一夜无话,第二天,刘道杰还有好几个衙役请假没来。
    昨天一天的奔波,都给累病了。
    张俊平也没有苛责什么,爽快的批了假,自己带着人再次来到昆嵛山脚下,进行实地勘察。
    站在山脚下,张俊平目测着地势。
    “周都头,那边那些地是谁家的?”张俊平指着昆嵛山山脚下,路西侧的一片地问道。
    “回知县,那边那些田地%原来是周家的地,后来周家捐给了无染寺!
    现在是无染寺的地!”周都头看了一下回答道。
    第(3/3)页